从不担心打油诗会成为遗产
2019-07-17 10:43:56
  • 0
  • 1
  • 9
  • 0

从不担心打油诗会成为遗产

——论打油之二


大民

“大众的文学”是上个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的口号,用普通民众能够听得懂的话语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推动中国社会进行现代转型。“人民的文学”则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逐渐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态传播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几千前来为帝王将相服务的封建文艺第一次让位于为千千万万普通百姓服务的人民文艺。1949年成立的中国曲艺家协会,1950年成立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以及中国民协成立后承担的山歌民谣搜集工程、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民间文学遗产搜集整理抢救工程,一直到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等等,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的实施和落地的产物。

我们通常说民间文艺是“生活的文艺”是“文艺的生活”,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空气和水。但是有一种文学品种,存在几千年蓬勃发展从未间断,从不担心会成为遗产,这就是打油诗。

打油诗,也叫顺口溜,是一个存在了几千年,却一直被忽视的文学品种。好多即兴创作的民间曲艺形态,都有一个打油体的共同的基因。它是一个旋生旋灭的文学存在,是与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存在,每个时代、各个阶层都有这样的“人才”。为啥备受冷落?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因为它饱满的人民性、动态性导致它无法以文字的形态进入研究的视野,也不符合文人骚客的审美标准,更有违为帝王将相树碑立传的文学立场。不过你不难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种文学史、文学作品选本,在关注、梳理和推出格律大家的传世之作的同时,都有明显的“油性”。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啼。”…… 这与胡适提倡的新文学“不避俗语俗字、不用典、不追求严格的平仄和对仗”等等,尤其是在贴近生活、表达普通人喜怒哀乐,充满乐观幽默的情趣等等文学主张,同气相求,一脉相通。

文学史上有个现象,就是每当“主流”文学走入死胡同,走到了普通百姓不喜欢、达官贵人也厌烦的地步,就会有一个民间文艺的“反动”。历次文学革新运动,无一不是到民间寻找生机,同时融合异质文化的营养。尽管也许用的是“复古”的号召。中国封建时代是以官场文化为主流文化,文人雅士的趣味是审美趣味的,平民的文化、底层的审美,鲁迅所谓“引车卖浆者”喜欢的“街头巷尾”流传的文艺,是无法登堂入室成为文艺的主角的。到了上个世纪初,“改良”实在不能满足时代和人民对文艺的需要了,就出现了“文学革命”,欧美翻译文学和民间文学的联姻,催生出了“新文学”,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旧文艺,革了命。今天,喊了这么多年“人民文艺”口号,依然有不少文化人放不下那可怜兮兮的士大夫情结,不在乎人民群众是否能够接受,不情愿铺下身子为人民创作,创造了大批没有社会效益也没有经济效益的库存文学。说到底,是没有从灵魂深处认同“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理念。人民文艺真正的辉煌有三个,上个世纪初的发轫,上个世纪的四五六十年代的异军突起,还有就是互联网大普及的当下网上的摧枯拉朽。

对打油体的研究几乎是填补空白的,所以很难找到前人的研究资料。因为人民文艺的时代是五千年来第一次把老百姓的文艺当作文艺正宗的,“新文学”是一个全新的体系。我们经营新文学一百多年,逐渐形成了规模和品质。随着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再一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人民群众喜欢的文艺,包括以打油体为代表的各种即兴创作的民间文艺,必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主流。

2019年7月17日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