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要给孩子留一条回家的路
刘加民
判断文明史,是否有城郭是个重要指标。浙江良渚考古发掘的成果,给了我们一份伟大的自信:我们五千年前就有了城郭,中华文明史至少五千年。有了城郭,自然就有城里、城外,就有城乡区别和差别,论权利、财富和文化,以及与人相关的所有生活要素的密度,城里远远大于城外。乡下对城里的向往,几乎贯穿了整个文明的进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无数中国人的梦想。如今依然非常流行的,把离开农村进城市,叫做“跳出农门”,我敢打赌,这句俗语是从“鲤鱼跳龙门”仿造出来的,这种渴望离开农村就意味着成龙成凤的急切心情,是多少人解不开的情结?
现代教育出现之前,官办的教育也基本上在城里,民办的私塾才有可能在较大村落的富裕人家出现。这种格局下的教育毫无疑问包含着这样一种导向:进城。好好学习,到城里去,去享受繁华富足浪漫便利的城里生活,逐渐就形成了一种下意识,乡村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教育孩子离开乡村。为了增加这份鼓励的力量,必需增加对乡村的厌倦和排斥的说教。每一个进城的人都有一份共同的追求:离开农村,到城市去,才能实现人生辉煌。这种超稳定的格局,直到西方工商业文明的大举侵入才发生了改变。这个改变有可以是外力强迫的,也可以是政府推动的,但本质上都是暗合了人们对更好的物质、文化生活和衍生出来的较高社会地位的向往。这种改变一发不可收,成为中国近代以来最壮阔的时代潮流。如果说,五千年来城乡总是能够达到某种程度的互补和共生,但是到了全球性的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也进入到了中高级阶段时,这种平衡再也无法保持住了。乡村的衰竭,终于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现实的、棘手的问题摆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面前。必须有更强大的外力推动,才能将这种失衡重新纳入到互补和共生的动态机构内。这就是“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一个重大历史抉择。
反观我们4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快速城市化的历史。这个“城市化化”的力量所向披靡、天翻地覆、摧枯拉朽、势如破竹。那个乡村教育的所有动机,就是让孩子们有机会进城,到城市里寻找生存发展的更好的空间的观念,遇到了空前严峻的挑战。哪个生活在八十年代以后的中国孩子,没有受到过“好好学习,去当城里人”“面朝黄土背朝天是最没有出息”之类观念的谆谆教诲?对不幸生在乡下的孩子,除了当兵、招工,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考学进城了。离开乡村,不仅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城市,只有城市,才是每一个有出息的孩子最好的去处。甚至不知何时,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县城不如省城,省城不如大都市,中国的大都市不如外国的城市。成功的程度,与离家的距离形成了奇妙的正比例关系。一辈子困守乡村,留在老家,是没出息的,是要被耻笑的。
什么是乡村教育呢?现阶段的乡村教育主要是乡下孩子组成的位于中心城镇的普通中小学,在升学率竞争方面,他们位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一方面,人是生而自由的,社会应该给每一个人提供出彩的机会。另一方面,总有一些孩子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得到人生出彩的优质平台。所以,究竟该不该教育孩子逃离乡村,这需要发展的看,辩证的看。在城市化尚未达到半程的时候,离开乡村的教育的确极大的激发了包括人才在内的所有社会要素的活力,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能。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根据国际同行的70%的城市化率是比较科学的标准,中国已经越来越靠近这个标准,甚至不用看标准,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就已经感受到了城市化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在乡村衰竭的同时,城市也失去了继续发展的活力,在城市实现“宜居”越来越可望而不可及。这个时候,乡村振兴,开始重新回到国家战略的案头。
2014年开始,国家开始大举调整大学教育的结构,优先发展职业教育,对非城市所必需的广大的乡村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培训给与了重大的政策和财政支持。甚至改革开放以来的每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发展。最近几年,对农村的重视,成为了重中之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得见山,望的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些诗意的表达,成为国家政策里最有魅力的字眼。五大发展理念——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美丽——“美丽”第一次出现在国家的发展理念之中,在特定语境下它是“乡村振兴”的专属。美丽的自然环境,是乡村生活最吸引人的地方。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竹林清泉、山居人家的田园生活理想,开始重回中国人的心脑。所不同的是,这次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千百年来清苦的田园生活不同,是建立在经济富足文化丰富的基础上的高水平的“回归”。
毫无疑问,教育总是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那么乡村振兴、重回乡村的新时代,乡村教育的重点,那些以“留守”和农家后代为主要构成的中小学,就不应该延续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百年以来形成的,通过培养孩子对乡村生活的排斥、厌倦、宁死不从所焕发出来的动力,跳出农门,远走高飞,越远越好。这种观念落伍了。乡村教育,至少在情感上,在文化的认同上,要客观理性的告诉孩子一个新的选项:除了城市,乡村同样美丽。这块祖祖辈辈生生不息,包含着深入基因的情感与眷恋的土地,的确大有作为。这里有相对较慢的生活节奏,有相对干净的空气和水,有举头望明月悠然见南山的宁静。当然,这里必需有更多在城市里无法实现的生存机会。总之,当城市与乡村在物质条件方面的差距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变小的时候,在城市生活的成本越来越高不可企的时候,农村,则有更多空间满足我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那种难以名状的因为放慢了节奏靠近了自然所获得的轻松和愉悦。
让乡村教育不再把离开乡村当作激励孩子奋发有为的动力,除了生存发展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还有一点,是乡村保留了人类迄今为止最为丰富的文化资源。说实在的,中国没有几个现代意义上的大城市,上海开埠一百来年,深圳只有几十年,真正的城市文化远远没有发育、发展出来。绝大多数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都是第一代、第二代的乡村移民。浓浓的乡村情结是化在骨子里的,挥之不去,排解不开。人类在本质意义上,是一种文化的动物,基本的生理需求满足之后,才会追求精神的满足。而精神的满足,包括爱与被尊重,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心理。靠近大自然是人类无法割舍的情结,至少在这一点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无法满足。最近几年的乡村文化旅游的异常火爆,则从另一个方面显示出乡村对人类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性。那些败落的传统村落,连接着人们遥远的历史记忆。那些古老的生产生活工具,带给人无限的遐想。那些已经稀缺的民歌民谣,则让人们在电声刺激之外,感受到了天然的纯净和嘹亮。还有那些古老的传说故事,那些精灵古怪荒诞离奇的奇人怪事。那些民间艺术家,剪纸的,捏泥人的,雕龙画凤的,说书唱曲的,撂摊杂耍的,舞龙耍狮的,那些稀奇古怪的特色食品,那些名目繁多的礼俗规矩,那些不可思议的吞刀吐火、上刀山下火海……所有被城市化排斥了的东西,被现代工业、现代生活限定了的生产和生活的事象,正在以“非遗后”的名义,重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是的,乡村教育是立足乡村的,爱家乡爱祖国,首先要从了解并热爱自己置身其中、视若无睹的身边的文化开始。民间文化就是身边的文化,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活态的经典。那些生活化了的传统文化范式曾经被工商业文明挤掉,那些与机器大工业无法共存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今有了回归的可能。当你无法在城里找到自己立足的锥地,那么乡村,就是你永远不会厌倦的人间乐园。负责任的乡村教育,是应该给每一个出身于乡村的孩子留下一份念想,一个美好的记忆,在他不得不随波逐流追求喧嚣的城市生活的时候,有一条回得来的路,哪怕是一条依稀可辨的、线一样细的路。
(作者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