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要感应到乡村振兴的时代脉动
2020-05-24 11:37:30
  • 0
  • 0
  • 5
  • 0

乡村教育,要感应到乡村振兴的时代脉动

刘加民

多年以来,我们乡村教育的动力就是好好学习,逃离农村,进城谋生,所谓“跳出农门”。这个方法曾经有一点点合理性,无数代中国人因为这个“跳农门”的理想实现了人生逆袭、咸鱼翻身。城市的确集中了更多的社会资源,更适合创业和享受生活。但是现在,乡村振兴成为最重要的国策之一,就应该做一个微调: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家乡,热爱家乡,长大了报效家乡。

什么叫城市?城市就是各种社会资源比较集中的地方。多数是因为交通便利而形成,大江大河的旁边城市较多,是因为水上运输需要出发、靠岸和补给。少数是因为政治需要,主要是政府为了平衡社会资源,人为布局了一些城市。比如历朝首都,现在的深圳、雄安和其他在小城镇基础上快速打造出来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到城里发展,毫无疑问,机会更多、赚钱更多、便利更多。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如果不进行庸俗化的解读,这是很正常的人生梦想。在乡下种地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运气,到首都做官,有机会亲聆最高领导的教诲,的确是很不错的事情。天子在哪里?在城市。暮登天子堂,天子在城里。城市越大,官就越大,最大的官通常在最大的城市里。这说明,越社会资源越集中的地方,越是社会管理的要害和关键。经常把首都比喻成国家之心脏,诚哉斯言。

其实,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又依存,至少一万年了。去年发现了良渚古城,距今有7千年。这肯定不是中国最早的城市。一方面想到城里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升官发财,成就人生。另一方面又渴望回到乡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享受闲散的天人合一的生活。这是一对矛盾。

为什么在城里好好的做事,不论大事小事,都会比在乡下容易一点,一定要有一个“归田”的心结呢?因为做事其实有点辛苦,经常焦虑,甚至有很大的风险,丢了性命的也大有人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好胜的人性就会逐渐衰减,一方面是体力的原因,衰老是自然规律。另方面是代际传承的原因,孩子们大了,足够撑起自己的一方蓝天,上一辈就没有必要继续瞪眼攥拳、奋发有为了。这时候,寻找相对松弛到生活环境,青山绿水、茅舍竹林、袅袅炊烟、悠然南山……就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在乡下可以而且能够逍遥,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物质条件的保障。一生在乡下劳作的人,是感受不到田园的乐趣的,因为他们不劳动就没有饭吃,他们多数人不得不终生劳动。只有曾经在乡下,后来到城里打拼,赚取了足够在乡下衣食无忧的积蓄,才可以实现解甲归田、颐养天年的人生梦想。这是很多退休教师、官员和商人,总喜欢去乡下买块地养老,或者回故乡做同样的事情,原因在此。

慢慢的就形成一个通例:年轻时候进城,年老了回乡。这个规矩大概是与城市的出现同步形成的。与山水田园融为一体的生活,可能更符合人的本性。中国人的生命观念,认为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自然然地活着就是最舒服的。但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国际之间为了生存空间的竞争,却需要把资源集中起来,进行高效率的整合发展,这就形成了城市。随着文明进程的快速提高、深化,这个城市化的动力愈发强劲。农业占主体的国家,在工业化强国之前,是缺少竞争力的。能够浓缩人类最高最新科学技术和管理智慧的地方,那些所为发达国家,那些气势如虹、舍我其谁的国家,就成了所有年轻人共同向往的地方。

回到开篇的话题上来:中国乡下教育以进城为号召,是伴随着城市化愈演愈烈的。但是城市化也是有“见好就收”的时刻的。专家学者有总结,七八成的人口进了城市,就差不多饱和了。城市对乡村的反哺作用就比较明显,乡村的魅力就会逐渐呈现出来。目前我国已经很接近这个临界点了,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政府从政策层面的调整也已经开始了好几年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口号如诗如画。乡村振兴、乡村文明振兴,城乡结合,共同发展……都列入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当中了。这时候,乡村教育就应该因时而动,顺势而为,为进城而进城的教育理想,需要调整了。

“乡村教育,给孩子们留下一条回家的路”,这是我此前文章里提出的设想。这是一个比较空泛的蓝图,具体到每一个个体,是很考验他的政治敏感、大局意识和战略眼光的。对于随波逐流的人,我们不做要求。那些喜欢引领潮流、呼风唤雨、立志做时代弄潮儿并渴望建功立业的人,我建议他们思考这个问题。

从城市的形成,到城乡二元的分化,到人生阶段的侧重,到城市化的内因和外需,到国计民生的现实需要,一句话,乡村教育,要感应到乡村振兴的时代脉动,把握住正在到来的历史机遇,成为真正的关心个体也关切家国、关乎当下也放眼未来的大教育。

20200524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