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空缺,拖的是人一生的后腿
大民
贵州一个农村的初中学校,八九成是留守儿童,平时缺少家长的陪护,暑假多数去在城市打工的父母那里团聚。开学那天,不少女孩子浓妆艳抹的回来了。学校三令五申不得化浓妆,可是效果不大,大有蔓延之势。几天后老师果断出招,在学校大门口把化了浓妆的女孩子们拦下来,用抹布挨个洗脸,引起关注。校方解释说,方式略微欠妥,但是效果是明显的,女生们不再浓妆上学了。
这个故事反映出的,正是美育欠缺的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饱暖之后的精神需求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强大的“内需”,不认真妥善处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殃及终生。一方面是德智体美劳得不到平衡发展,强调数理化、史地生,忽略德育和美育,包括生活教育,另一方面,孩子们对美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教育与需求严重脱节,不仅仅是个别案例,影响到的也不仅仅人的是一个学习时段,在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审美观的空缺,毫无疑问是会影响到人的一辈子。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让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完全没有机会追求美,享受美,是不切实际的,也是有违“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贵州的这所学校对孩子错误的审美形式进行了积极干预是对的,但武力干预的同时,还要做好疏导的工作,要在破坏之后搞“建设”——要把美育课开起来,让老师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美,什么是中华审美,我们提倡什么样的美,什么样的服饰、妆容、仪态是最适合我们这个年龄段的,等等。
社会学圈内有“妓女引领时尚”的公论。大抵是说,传统的农耕文明被现代的商业文明冲击之后,尤其是欧风东渐的晚清、民国时期,妓女充当了“现代美”的引领者。“洋气”经常被用作时尚的代名词。妓女的选美活动,对一般的老百姓,尤其是女性,影响力非常大。妓女的服装、化妆等都起到榜样的作用,就像时尚风向标一样。当时的流行服饰、流行歌曲,都是从妓院传播到社会上。可以这么说,在当时,青楼是市井文化传播的重镇。冯梦龙所选的俗曲集《挂枝儿》和苏州民歌集《山歌》中有不少歌,就自己标明是在妓院里妓女亲自教他的。最近几年,从北京德云社传出来的《探清水河》火遍了大江南北,很多选秀节目里的儿童,也竞相演唱这首妓女的哀怨小曲儿。我黑龙江一个亲戚的闺女初中辍学,家长问她想干什么。她说做美容师。问她为什么?问来问去,才知道是她上学的路上,每天都路过理发、美容店,看见玻璃门内浓妆艳抹坐在门口等待客人的“美女”,觉得很美,就下决心追求“美的生活”。……美丑不分,善恶不辩,又岂止在未成年的世界里大量存在,不论城乡,触目所及的每一个方面,几乎处处充满成长的“风险”。有个出租车司机说,再也不敢生孩子了,现在的成长环境太可怕,生得起,养不起。养不起不是没有钱,是缺少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信息时代的信息爆炸,不良信息的杀伤力更加触目惊心。
不用讳言,审美教育在我们的基础教育的体制内是欠缺的,甚至是空白的,通过策划、实施各种美育活动,帮助孩子们提高对美的发现、感知、创造和享受的能力,迫在眉睫,功莫大焉。生活品质的提升,离不开审美。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小康生活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孩子们来说,少了这一课,也许暂时不会直接影响到中考、高考的成绩,但是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对于审美趣味和幸福指数,对于小康之后的生活品质,大有影响。说白了,缺了审美教育,拖的不是升学就业的后腿,拖的是人一生的后腿。
费孝通先生多年前提出的“富了之后怎么办”的问题,一次又一次凸现在我们的面前。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费孝通先生给出的答案是“艺术的生活”,简言之,用美提升生活的品位,让艺术装点每一个普通的日子。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同志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也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总之,中央重视,社会各界也有越来越多的共识,我们要做的,是行动,是从为孩子的幸福快乐终生负责的高度做好美育的每一个细节。美育课堂,再也不能荒废下去了。